買基金什么指標才能反映基金的歷史盈利能力呢?
2019-05-30 14:02 錢堂
買基金千萬別貪小便宜,否則你會吃大虧的!
一直以來,很多新手在買基金的時候,都傾向于買價格低的基金。因為他們總覺得價格低的基金,下跌的風險肯定也就越小,同時將來上漲的空間也是最大的。
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基金的好壞取決于它的盈利能力,而不取決于基金凈值的高低。
比如三思君曾經給大家提到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基金(161005),盡管它的單位凈值達到了1.6元,但它確是一只非常有投資價值的基金。
三思君之所以這樣講,那是因為管理這只基金的基金經理是朱少醒,在管理這只基金的12年時間內,經歷了兩次大的牛熊轉換,還能取得了800.48%的高收益。
因此大家在買基金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某只基金的價格很高,就覺得它沒有投資價值。
那么,什么指標才能反映基金的歷史盈利能力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大家了解3種類型的基金凈值。
1.基金單位凈值
基金單位凈值,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基金價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依據監管機構規定,對于開放式基金來說,基金公司在每天收市以后都會公布當日的基金單位凈值。
有了這個“單位凈值”,我們就能清楚自己買了多少基金。比如一只單位凈值為2元的基金,在不考慮買賣手續費的情況下,如果你投資500元,那么就可以買250份的基金份額。
這里有一個小知識點:
因為基金的單位凈值,是每天收市以后根據當日股市收盤價計算出來的,所以只要你是在交易日下午3點之前購買的,那么就是按照當天的收盤價計算的。
2.基金累計凈值
上面提到的單位凈值,是未考慮基金分紅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基金凈值。如果把基金的分紅考慮進去,那么計算出來的數字就是基金的累計凈值。
累計凈值=單位凈值+歷年的基金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