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豆粕價格行情:大豆到港減量 豆粕現貨相對抗跌
2016-08-22 11:31 南方財富網
今日豆粕價格行情:大豆到港減量 豆粕現貨相對抗跌 歷史數據顯示,7—10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逐月減少,而此時又處于水產養殖旺季,豆粕在供應端和需求端的共同作用下,現貨價格相對抗跌。
天氣題材降溫
截至美國時間8月14日,美豆開花率為95%,高于去年同期的92%和5年平均數93%;結莢率為80%,高于去年同期的76%和5年平均數75%;美豆生長優良率為72%,高于去年同期的63%。生長指標好于去年同期,在USDA8月供需報告中,美國大豆產量從7月的105.6百萬噸上調至110.5百萬噸,增幅為4.64%。同時,期末庫存相應上調1百萬噸,至8.79百萬噸。總體來看,美國大豆豐產在即,市場對天氣的關注降溫。
8—9月大豆進口量減少
全球大豆種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美國和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由于緯度不同,南、北半球大豆生長期也不同,導致大豆收割上市后,出口銷售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規律。通常,10月至次年3月是美國大豆的出口高峰期,而3—9月是巴西大豆的出口高峰期,且阿根廷大豆出口高峰期的到來相比巴西晚一個月左右。
南、北半球大豆出口的季節性規律使得我國大豆進口到港量也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規律。其中,7—10月,大豆到港量逐月減少。
近4年來,阿根廷大豆在我國大豆進口份額的占比為9%—12%,影響偏小,而巴西大豆占我國進口大豆份額的一半兒。從巴西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巴西大豆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0.9%,7月出口數量同比下降31.4%。上述數據表明,我國8、9月的進口大豆到港量將減少。
另外,8月初,國家質檢總局質檢動警第43號文公布了《關于進口巴西大豆中檢出種衣劑大豆污染的警示通報》,相信海關部門后期會對大豆進口質量嚴格檢測。由此,8、9月進口大豆到港量減少是大概率事件。
現貨價格相對抗跌
近年來,基差點價方式盛行,油廠通過期貨盤面鎖定利潤,加大遠期銷售進度。盡管前段時間豆粕期貨價格有所下跌,但油廠已無銷售壓力,尚存一絲挺價意愿。每年5—10月是傳統的養殖旺季,豆粕需求強勁。美國大豆豐產預期壓制期貨價格,但豆粕需求旺盛,現貨價格相對堅挺。以廣東東莞為例,7月1日豆粕現貨報價高達3610元/噸,8月18日為3240元/噸,下跌370元/噸,而同期交易所豆粕1609合約價格下跌了493元/噸。
總的來說,美國大豆豐產預期施壓市場,但后期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減少,且水產養殖旺季提振飼料需求,豆粕現貨仍有利多因素支撐。